央视发声:艺术考级急需规范,切莫变成“拔苗助长”
2021-6-1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李心草提出:应调整或者取消艺术类考级。
一、音乐考级旨在促进艺术普及教育以及社会音乐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不应该功利化
李心草委员表示,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儿童“痛恨音乐”。究其原因,这与目前的“考级”制度有关。
音乐考级的目的在于促进艺术普及教育以及社会音乐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但李心草注意到,随着音乐考级的普及,功利色彩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重。
“学琴为考级,考级为拿证”是绝大多数的琴童和家长抱有的学习原则,至于是否真正热爱音乐、是否能在音乐中获得某些思想等等,似乎并不重要。
教师们的日常教学也常常存在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现象,为求速成和“跳级”,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学生一起打磨考级曲目。
还有某些教师受经济利益驱使,为招收更多的学生、标榜自己的水平,直接把考级教程作为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也只局限于几首考级曲目,对其他作品几乎不闻不问。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学生如愿获得了一定等级的证书,他们的读谱、视奏等基本功以及音乐的表现能力都不扎实,绝大部分孩子连乐曲的作曲家、历史背景、音乐表现内容等都一无所知。
非正常、超负荷的身心压力会让他们对音乐失去好感,打击信心和自我观感,从而逐渐厌学并且开始厌恶音乐。
长远来看,孩子们日后的音乐学习将寸步难行,甚至影响一生的美学观。
这些现象,显然已经违背了音乐学习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掌握的原则,也背离了艺术教育的初衷。
因此,李心草建议,有关部门和专家应认真讨论、研究、论证考级的教学大纲制定、曲目制定以及最后的考试方式制定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加进一些辅助教学内容,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真正的认识、培养对音乐真正的兴趣。
而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变现状,不如取消考级。
二、从艺术专业角度来看,音乐素养和理解水平与考级关联并不大
小编觉得这个提议有很大的讨论价值。
如今社会,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是我们身边涌现出不少小小年纪就通过业余十级的“十级琴童”。可是,不禁有人发问:过了十级就真的“会”弹琴了吗?
相信不少从小学过乐器的朋友,大部分也都“被经历“过考级,甚至现在回想起来,还能体会到当时为考级操碎了心。
这么多年以来,音乐类考级越来越热,对于很多业余学音乐的人来说,好像只有当十级证书到手以后,才能证明砸在学艺术上的钱没浪费,才能真真切切地向亲朋好友炫耀,证明“会”弹琴。
但这一纸等级证书与音乐素养高低真的有关吗?
从艺术专业角度来看,音乐素养和理解水平真的和考级也并没有如此大的关联。也就是说,一个人拥有的音乐等级与他的音乐理解力并不一定呈正相关。不同的音乐组织会组织难度不一的音乐考级,这说明同一个等级的两个人,他们的水平也很可能不相当。
另外,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的本质是内心思想情感的表露或者对外界事物的个人化描绘,单凭几张证书是无法认定一个人有怎样的音乐理解力的。在考级中得到的音乐修养对大家来说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三、既然说音乐素养与等级证书没有太大的关系,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热衷于音乐考级?
对于很多人来说,音乐考级首先带来的是他们心理上的安慰。看到实物,付出的费用才真正有了效果,要么反映在证书上,要么反映在分数上,要么学会了一种乐器并且能够奏出很多曲目。这是多数考级人的想法。
在大多数普通人看来,一张等级证书就足以证明一个人的艺术水平。因为人们都需要一个标准,只在有了标准以后,大家才懂得如何评判某人的艺术修养。
音乐考级就为大家带来了这样一条标准线,只要你越过了这条线,就说明你有足够的音乐素养了。但是,真正的艺术没有水准可以供人衡量。
四、考级真的能取消吗?
当初设立音乐考级,考虑的是它能带来的好处!它可以“加快艺术教育普及”,“促进社会音乐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大众提供一个公平而科学的音乐能力水平鉴定考试”。如今的考级,或许变了些味道。
李心草坦言,提出这些想法,他考虑了很久,“相比于我国青少年儿童在美育教育中的身心健康成长,孰利孰弊呢?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很多现状让我觉得痛心。”
与此同时,李心草建议,降低和调整艺术院校舞台表演专业的教师准入门槛。就某些艺术类表演专业来说,舞台和创作的实际经验更为重要,用文凭作为教师准入门槛的标准,反而把很多具有非常丰富和宝贵舞台经验的人才拦在了艺术高校门外。
2019年两会期间,李心草曾就此问题提出观点,后续引发了业界强烈关注和探讨,今年,他继续呼吁各界加以关注。
虽然音乐考级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但要真正取消可能并非易事。原因有4:
难度一:历史原因
早期的音乐考级,比如钢琴考级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出现了,音乐考级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学院或者音乐家协会,其考试难度有高有低。单从这个历史原因上看来,考级就无法一下子被取消。
难度二:社会热衷
社会上还有很多对考级热衷的人,也会成为考级取消的阻碍之一。音乐考级出现的最初原因大概是确定一个人的某项音乐水平,鼓励国民提高音乐素养。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考级从一种手段变为了一个目的,这个功利性的目的一旦确定下来就很难再被改变。
难度三:艺术需要标准线
人们不能忍受艺术标准线的缺失,这会让大家感到心慌,必须要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把艺术的标准确定下来。即使没了考级,也会出现其他被用作评判标准的形式。
难度四:音乐纳入中考全国覆盖
2020年10月16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说,教育部争取在2022年实现音乐、美术课程纳入中考的全国覆盖。
家长送孩子去音乐、美术兴趣班已经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了,近些年江苏等省市也设置了音乐美术纳入中考的试点工程。
音乐班、美术班该上的还得上,孩子要硬着头皮做的事一件也没有少,尤其是音乐考级的存在,成为了许多家长之前攀比的目标。再加上音乐美术准备进入中考,家长们就更加坚定地认为:让学音乐的孩子考级,很有必要。
音乐本身就是一件美的事物,当证书成为目的,艺术或许也换了色彩。提案最后能不能通过落实我们无法预测,但是这种“调整”提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众所周知,所有的艺术考级都是“业余水平考级”,考过最高级也不过是业余水平。艺术的真谛在于创造,无法定级。以考级拿证为目的一定会违背学习规律,很容易伤害学生的兴趣、音乐综合素质甚至身心健康。
因此,对于想要对孩子进行艺术培养的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别让应试考级耽误了孩子的艺术人生。
艺术培训不能急功近利,盲目的考级无疑是“拔苗助长”。
-end-
沃姆斯坦钢琴
用心做好每一架钢琴
Producing Every Piano Wholeheartedly
央视发声:艺术考级急需规范,切莫变成“拔苗助长”
在近日播出的《新闻直播间栏目》中,央视聚焦艺术考级,评价考级乱相:随着现在的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艺术考级却“变了味”,艺术考级越来越呈现出“应试”的趋势,与艺术教育的初衷渐行渐远。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学琴是在考验父母的耐性!
“学琴是在考验父母的耐性!”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张琴对学生学琴的名言,送给家中有宝宝学琴的家长们!
学钢琴人的脑袋到底有多厉害?
学钢琴能锻炼大脑?以下所有“练脑优势”都有一前提,那就是“用脑”学钢琴。
钢琴学习的六个不重要和两个重要(学钢琴必看)!
很多家长省吃俭用为了孩子不惜花钱买琴、交学费,但孩子依旧不爱学,这时家长要有必要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练琴环境和学习气氛?
手腕的“弹簧”作用在钢琴入门阶段如何感受和练习?只要3个手腕练习操就够了
钢琴演奏中手腕支撑作用不可缺少,无论是单音、双音、和弦还是其他的很多技术类型的演奏技术中都离不开手腕的运用,肘、臂、身体的力量必须通过手腕的支撑才能传递到指尖,手指的力量运用也离不开手腕的控制。
如何打造高效的幼儿钢琴教学?
对于刚学琴的小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复杂的专业术语分割,使其简单,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也参与到教学中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